top of page

成為母親,從來不是讓女人失去自己的原因




許多女人認為,當她們成為母親後,便失去自己與自由。

但事實上,孩子並沒有讓她們迷失,而是放大了她們早已忽略自己的模式,成為「遠離自己」的催化劑


再過一個月,Elora 就要三歲了。這一年,我深深感受到,成為母親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事,也是一個不斷挑戰自我、突破限制的旅程。

然而,在Elora剛出生時,我也曾陷入「有了孩子,就失去自由」的念頭,感覺自己彷彿消失在「母親」這個角色裡。

時間不再屬於我,所有的需求都得讓位給孩子,這種「犧牲」似乎無可避免。


但後來我發現,真正讓我產生這種感受的,不是孩子,而是我在生她之前,從未真正意識到——照顧嬰兒需要極大的心力,個人的時間與空間必然受到影響。這並不是「犧牲」,而是一種「自然現象」,更是一個讓自己提昇的「新挑戰」。這種改變,並不是「失去某些東西」,而是讓生活更擴展,進入新的層次,這其實是一件多令人興奮的事啊!


「有了孩子,就失去自由」的迷思


我開始思考,為什麼社會普遍認為:「當了媽媽,就會失去自己或失去自由?」

為什麼,許多母親談到孩子時,語氣中帶著一種沈重感?

照顧孩子確實會讓身體疲憊,但心理的疲憊,究竟來自哪裡?

直到有一次,我又聽到一位母親說:「有了孩子後,沒有自由,失去了自己。」

那一刻,我的內心閃過一個念頭——

OH!這根本與孩子無關,而是許多女人在生孩子前就已經迷惘了,只是迷惘是深深藏在心底。

孩子的出生,只是讓她們長期忽略自己的事實更加明顯


這種疲憊、無力感,甚至對自我的迷失,並不是從成為母親後才開始的。

這些感受,一直都在,只是孩子的到來,放大了存在的問題,讓女人再也無法忽視它們


女人的真相是什麼?

真正讓女人窒息的,是她們長久以來習慣的模式

孩子並沒有奪走母親的自由,真正讓女人感到窒息的,是她們自己早已習慣的模式:

  • 忽略自己的需求

  • 優先考慮別人

  • 把自我犧牲當作愛的表現。


女人從小就被教導:

  • 「妳應該先滿足別人的需求。」

  • 「妳有自己的渴望,是自私的。」

  • 「留點空間給自己,是不應該的。」

  • 「妳應該支持妳愛的人,幫助他們完成他們的渴望,而不是自私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。」

這些信念,早已根植在內心深處。而當孩子出生,這些聲音變得更響亮,讓女人覺得自己的需求應該退為其次,甚至會感到內疚。

於是,內在的失落感變得更加強烈,讓許多母親覺得自己「迷失了方向」、「精疲力竭」,甚至喘不過氣來。


但事實是——女人並不是成為母親後才失去自己,她們只是終於切身感受到,長期忽略自己的痛。

女人的疲憊,不只是來自體力的透支,而是來自內在的拉扯——

當一個女人長年壓抑自己的需求,直到有一天,她再也無法忽視自己內心的匱乏

孩子的到來,反而成為一個提醒,讓她意識到——過去的自己,究竟忽略了多少內在渴望?

她們曾經忙著取悅別人,害怕失敗,害怕讓人失望,而未曾真正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

如果一個女人在懷孕前,就已經懂得傾聽內心的聲音、照顧自己的需求、勇敢追求渴望,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別人的期待,她在自己與他人之間能夠設立清晰的界線,那麼即使孩子帶來混亂與挑戰,她也能很快找到新的生活步調,讓自己的需求與孩子的需求和諧共存。


也有一些女人,是另一種狀況。在懷孕前過著精彩的生活,清楚自己想要什麼,也在實現自己的夢想。然而,當孩子出生後,生活的秩序被打亂,她們無法接受這種變化,開始渴望回到過去,對母親這個角色產生抗拒與怨懟。

但她們或許沒有意識到,「成長」本就意味著生活不可能一成不變

如果一切都沒有改變,那才是真正的停滯不前。

我們難道不是應該運用創造力與想像力,去開展新的生活,探索新的可能性嗎?


成為母親,從來不是讓女人失去自己的原因


所謂的「迷失」,只是讓女人清楚看見,她們長久以來自我忽略與犧牲的事實。

孩子帶來的混亂與挑戰,是一次機會,讓女人看見曾經選擇忽視的部分。

這種混亂,並不是剝奪,而是一個成長的契機,讓女人從過去習慣的外在世界,轉向內在,真正認識自己,並改變那些根深蒂固的模式。


成為母親,或許會讓人精疲力竭,也可能讓人一時迷惘,但它同時也是一段充滿自我發現與成長的旅程。

它是一個邀請,一個機會,讓女人去探索自己是誰,發掘自己的潛力,並重新定義自己能成為什麼樣的女人。

成為母親,從來不是讓你失去自我的原因。

它是在提醒你——是時候,看見自己了。



 

在育兒的旅程中,我們難免會產生各種疑問——該如何教導孩子?應該用什麼態度對待他們?我的方式對嗎?我做得夠好嗎?

這些不確定與自我懷疑,往往讓我們感到迷茫,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。

我常常聽見媽媽們討論孩子,話題裡充滿了擔憂、無奈,甚至抱怨。我理解這些情緒的來源,但每次聽到時,我都覺得有些可惜——「母親」這個角色,明明是一場充滿驚喜與可能性的旅程,為什麼我們卻感受到更多的壓力,而非喜悅?

這讓我開始思考,究竟要怎樣,才能真正愛上並享受「母親」這個身份?

其中一個關鍵,就是看見自己


當我們能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育兒天賦,理解最自然、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瞭解需要突破的地方,育兒便不再只是責任,而是一場充滿愛、自在且喜悅的成長旅程。


當女人真正看見自己,明白自己的方向,她便能帶著愛與信任,去引領孩子,並在這個角色裡感受到圓滿與力量。


我真心希望每位女人都能愛著「母親」這個角色,從中體會到它所帶來的智慧與成長。

因此,我製作了【神聖密碼:母性能量】指引書,歡迎大家下載。

它是透過「神聖數字密碼」的視角,幫助母親看見自己在育兒中的獨特風格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更有方向、更有信心地帶領孩子,讓愛與喜悅流動得更加自然,並讓女人在育兒的旅程中,真正享受這份與生俱來的天賦。

Comments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
© 2025 by GRACE KO

bottom of page